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白城汽车新闻网 > 汽车评论 > 西雅特再次入华,这次会有什么不一样?-西雅特汽车

西雅特再次入华,这次会有什么不一样?-西雅特汽车

作者:白城汽车新闻网
日期:2020-09-12 02:15:17
阅读:

中国近些年来的发展速度大家有目共睹,能否搭上“四化列车”,把握“中国机遇”,是很多车企一致的目标。比如大众集团,中国市场占据了它年销量的40%,而它旗下的主流乘用车品牌也悉数国产化,连带这次即将国产化的西雅特。说到西雅特,可能大部分人对这个品牌很陌生,前两次进入国内均是“昙花一现”,这一次又能否走出失败的阴霾?接下来车叔跟你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进入中国市场

两次铩羽而归

这些年败退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不在少数,比如标致(后改变了合资方)、铃木、菲亚特(后又再度入华)等汽车品牌,即使在华经历过失败,也还是有些知名度的,但是提及西雅特,知之者甚少。西雅特是西班牙最大的汽车公司,于1990年被大众汽车集团全资收购。西雅特被大众汽车集团收购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曾多年陷入经营困境。好在近几年来扭亏为盈,实现了净利润增长。


西雅特再次入华,这次会有什么不一样?


用命途多舛来形容西雅特的“中国行”毫不为过。无论是一汽-大众当年投产的都市高尔夫以及奇瑞早年购买西雅特生产线推出的风云轿车,还是与南汽(已被上汽收购)合作推出的英格尔,亦或是2012年以整车进口方式正式入华销售。西雅特几番入华,结果均是折戟沉沙。


西雅特再次入华,这次会有什么不一样?


对于国人来说,西雅特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品牌,而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也日趋理性,进入机制更加完善,西雅特想要立足和谋发展难度很大。但是“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做任何事情都有困难,能否成功就看你的前期准备和中期的调整了。


西雅特再次入华,这次会有什么不一样?


天时地利人和

西雅特三次到华

当前国际环境比较复杂,“川普”在外交策略上显得有些激进,电视里不断的传出“美国退群”的新闻,最近更是和自己的一众盟友打起了贸易战,在这个时候德国、西班牙和中国寻求合作共渡难关,显然是明智之举。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下,以合作和对话的形式解决争端,中国也以更加开放和包容之姿面向世界。此外中国要赶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是离不开伙伴。立足于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西雅特的第三次入华占据天时。


西雅特再次入华,这次会有什么不一样?


此外,此次西雅特入股江淮汽车,双方携手共同打造电动化汽车平台,直接迈入了合资3.0时代拥有地利之便。相比较整车品牌国产代工合资1.0时代和本土研发的合资2.0时代,这也算得上升级。迈入合资3.0时代,跨国品牌和自主品牌不再单纯是产品、品牌、技术、人才上的合作,更是股权之间复杂且深度的交叉。在这种新型的合资关系中,双方才能更好的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平等包容观,在合作中更能激发双方创作的热情。


西雅特再次入华,这次会有什么不一样?


未来汽车市场的三大趋势“共享出行、人工智能、电动汽车”,协议中三方聚焦的也是这几项内容,比如协议中说到,“江淮大众将于2021年前引进西雅特品牌,并共同进行电动化开发。江淮大众研发中心将于2018年底前开工建设,该研发中心将关注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核心领域以及其他以未来为导向的战略”。此外,这次的合作有双方高层站台,对于西雅特品牌的第三次进入中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且可以说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


西雅特再次入华,这次会有什么不一样?


正如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说,“在新能源领域,国内至今仍没有合作成功的先例。”因此该项目被国家寄予厚望,中国也希望通过合资等手段,将新能源技术和产品输出到国际市场。现实的问题是大众和西雅特在电动化领域的布局相对落后,而且该合资合作项目能否成功不仅在于合资方的具体布局,还在于技术转化为产品后,市场的反应,因而三次入华的西雅特未来之路注定是不平凡的。

车叔总结

纵观国内汽车市场,大众表现相当优异。大众、奥迪凭借在中国市场建立的本土化优势,已经打造了庞大的用户群体,转型之路成效显著。而西雅特作为大众旗下的子公司,在转型之路上步履维艰。在这样的现状下,大众搭台江淮汽车和西雅特“唱戏”,目前台子也挺坚实,同时风雨也不少,这场戏能不能唱好就看台上二者的造化了。

白城汽车新闻网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