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白城汽车新闻网 > 汽车评论 >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五菱龙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五菱龙

作者:白城汽车新闻网
日期:2020-08-26 10:23:32
阅读:

国内MPV市场的销量冠军是谁?都觉得应该是别克GL8对吧,但根据乘联会发布的销售数据,GL8的排名根本没进前十!第一是谁?5万块不到的五菱宏光!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不光是你,连VAN哥的第一反应都是“麻淡!这不是胡闹吗?”可事实就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微面在数据统计部门眼里居然也成了MPV,跟15万的途安、30万的GL8和50万的大捷龙放在一个类型里! 话说这个神秘的乘联会,全称是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据说是汽车流通协会下面的二级分会,性质是个民间社团组织。貌似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在每个月10号左右发布上个月的全国乘用车销量数据。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而它们的统计分类标准,是来自汽车工业协会的。下面就是官方说法,比较晦涩:

多功能车(MPV) 与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一样,都属于近年来行业引进的外来称谓,英文名称为Multi-purpose Vehicle,它是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座椅都可以调整,并有多种组合方式,前排座椅可以180度旋转的车型。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该车型已有较多的企业生产,如上海通用的GL8、东风柳州的风行和江淮的瑞风,而一些企业生产的类似产品在实际统计中可能也列入多功能车统计。该车型在旧标准中部分列入轿车统计,部分列入了轻型客车统计。反正看完之后,VAN哥还是没明白为啥微面会被归类成MPV(另外,上面这段描述里还有个bug,VAN哥稍后再讲)。而GL8、奥德赛、途安的爹妈们,估计也为这事儿心塞很久了。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VAN哥毕竟是个有学识、讲道理的人,绝对不会(其实是不敢)提出“应该用价格划分”这种2B观点。但无论如何,五菱宏光绝对不能算MPV,咱拿得出科学依据呀!

这事儿又得从MPV的起源说起。简单来说吧,全宇宙第一款大规模生产的MPV是克莱斯勒在1984年造出来的,先是挂道奇logo的Caravan(卡拉万)和挂普利茅斯logo的Voyager(捷龙)这对双胞胎,几年后搞又出了挂克莱斯勒logo的Town&Country。很乱是吧?所以咱们基本上管这仨兄弟统称为捷龙。但!这!不!是!重!点!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重点是,它们比当时美国常见的Van(厢式车/中型面包车)好开易用得多。美式大Van是傻大黑粗的代名词,在皮卡底盘上扣个壳子就完事儿了,开起来的感觉也跟中巴没啥区别,比如福特E系列和道奇公羊。而克莱斯勒三胞胎的路数完全不一样!

[广告词:我们造了全美国最棒的家用车,比一下就知道。]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从概念阶段,当时的老板李·艾柯卡就拍板使用轿车化技术,比如承载式车身啦、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布局之类的。总之,它只是看上去有点面包车得影子,但动力、灵活性和舒适性几乎跟轿车没啥区别,而且视野完胜轿车。人家当时的广告营销热词之一就是“连女性都可以轻松驾驭”。

[广告词:问问开过它的人吧!]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看到啦?无论从形象还是驾驶感受层面,MPV(北美叫Minivan,原因参考《为啥美国人讲Minivan,欧洲人讲MPV?》)跟其他车型相比,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轿车化!轿车化!轿车化! 可五菱宏光哪条像轿车啦?前面的鼻子是硬生生隆起来的,骨子里还是个平头车,发动机依然窝在驾驶员屁股下面,后轮驱动+钢板弹簧整体桥后悬架也还是面包车的常用结构,根本就是一部生产工具嘛!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就算它以4.1万辆/月的惊人销量常年占据着销量排行榜冠军,可它本质上就是一辆稍微好看一些的微面!这点没啥好商量的。 虾米?VAN哥搞错啦?Sorry,经曾供职通用汽车中国公司的Y姓好基友提醒,VAN哥还真的是搞错了……那款整容微面叫五菱荣光。销量冠军是宏光(包括宏光S),“高鼻梁”是娘胎里就自带的,发动机也藏在车头,已经十分接近MPV的定义啦!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注意哟,VAN哥的用词的是“接近”。

为啥这么说?五菱宏光的确采用了承载式车身,不过后轮驱动+整体式后悬架结构仍旧是过时的面包车基因,现代轿车早在三四十年前就普遍改成更科学的前轮驱动(别打岔,奔驰、宝马之类的高档轿车不是一回事)啦。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别急,VAN还没说完呐,后驱还是前驱并非绝对标准,但“轿车化”至少还得满足两项考核指标:动力和安全。

五菱宏光的确有1.5升发动机版本,但销售主力车型搭载的却是1.2升发动机,最高车速仅145公里/小时,跟轿车比显然还有一段差距。更重要的是,在宏光系列多达十余款在售型号中,仅有3款车标配ABS,其中两款有安全气囊。在轿车阵营,如此落伍的安全配置不被骂死才怪咧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出于公平起见,VAN哥又仔仔细细研究了一番乘联会公布的2月份MPV销量前十名单,果不其然,冒充MPV的车型还真不少!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瞧,即便抛开舒适性之类的指标不谈,符合MPV定义的车型也只有一半(标红的)!至于五菱宏光、长安欧诺、风光330、幻速H3和威旺M30,坦白说确实比纯微面先进了不少,VAN哥觉得可以赐个“准MPV”封号以资鼓励嘛。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对了,剩下那5款属于MPV分类的车型中,东风风行菱智还是得拎出来说说。至于之前提到的汽车工业协会对MPV定义里面的bug,就是它。因为占了出道早的便宜,大家已经习惯把它算成MPV。可它的驾驶感受真的跟面包车没啥区别,脱胎于1994款三菱L400/Space Gear系列的老旧结构也早就out啦。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另外,这个说法也适用于瑞风,因为从血缘上讲,它的原型车现代H1也是三菱L400/Space Gear系列的近亲。

但是,那五款自主品牌车型真的算MPV? 如果它们算MPV,途安、奥德赛车主们心里大概很不平衡。可VAN哥不得不说,事实真的如此。4万块的吉利自由舰跟200万的奔驰S500相比,简直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可谁也不能把它从轿车阵营里开除呀,对吧? 况且,榜单里排名第二的宝骏730还真不能小瞧呢。它跟宏光长得差不多,但身材大了一个尺码,而且是前驱,扭力梁式非独立后悬架也跟许多10万元级合资轿车是一样的。8万多元的豪华型居然提供了天窗、定速巡航、带手机镜像功能的8英寸车载多媒体系统,甚至还有尚未在合资轿车上完全普及的ESP电子稳定系统!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再说了,价格实惠的自主品牌也确实符合咱们的国情嘛。虽说大捷龙那种进口车在我大天朝贵得出奇,可在美国本土的售价才2.8-4万美元,而美国平均家庭年收入大约为5万美元,家家户户有一辆不足为奇。咱们国家的情况是,2014年全国“有收入的劳动者”的工资平均数为30197元,平均家庭年收入恐怕不会超过6万元,花5万块买辆能多拉几个人又比较好开的国产MPV或“准MPV”有啥不对吗?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所以咯,低端不低端只是购买力的差异,但从消费动机上,咱们大天朝已经跟美帝接轨啦!至于高端市场,“保姆车”早就在富裕群体间流行起来啦。那么,下一个增长点显然就是城市中产阶层咯!

[老婆孩子热炕头,美国中产阶级跟咱们也没多大差别嘛]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啥?现在10-30万元的MPV选择空间太小?别着急嘛,车厂们应该不会放过这块市场的。你瞧,新途安L和宝马2系旅行上市在即,福特Tourneo也不会等太久。 至于其他品牌,VAN哥还没得到确切消息,但只要他们想开了,拿几款到国内卖并不是啥难事。以下是几款比较适合国内市场的车型,VAN哥可没说它们一定会引入国内哈,先看图过过瘾呗。

[本田StepWGN]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日产Serena]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雷诺Espace太空]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标致5008]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欧宝赛飞利,据传将化身为别克GL6]

5万块的五菱宏光和50万的大捷龙咋能是一回事?真相只有一个!

好了,VAN哥今天就唠叨到这里,解散~


顺便聊两句别的……

“VAN有引力”这个号开了也有一个多月了,总是van友们跟VAN哥单线联系,不如凑到一起聊聊嘛,更热闹,更直接,也能缓解一下VAN哥的工作强度——每天回复几十条问题真的应付不过来呀……

感兴趣的朋友请加QQ群:478033430

-------------

VAN有引力原创

未经书面许可谢绝转载

微信加关注: VAN有引力

关于Minivan&MPV的一切

全宇宙唯一的泛厢式车研究所

都会告诉你答案!

白城汽车新闻网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