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白城汽车新闻网 > 汽车评测 > 台湾民意正被台海新局重新塑造-民意

台湾民意正被台海新局重新塑造-民意

作者:白城汽车新闻网
日期:2020-09-24 11:48:04
阅读:

宁 馨 (评论员)

今年以来,随着整个台海局势发生变化,岛内的民意在被内外因素影响而不断塑造,过去的民意认知逐渐转化。

(一)岛内民意受大陆因素的影响加深。台湾民众一贯认知认为“台湾未来由2300万台湾民众决定”,这是在过去两岸隔绝或是在两岸交流不深的情况而产生。但经历了8年的交流互动,岛内民众深刻感受到大陆因素不再只是政治人物所关心,大陆的因素已然深入到台湾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520”后,由于台湾新当局的错误政策,导致两岸关系陷入低谷,正所谓一叶知秋,岛内民众很快感受到了两岸关系趋冷带来的负面效应,军工教、旅游业界迅速掀起街头运动,诉求当局重修两岸关系发展。可以说,岛内的民意不再是封闭场域内的结果,而是与大陆因素联动增强的客观呈现。岛内媒体指出,“两岸关系不再是某一方可以单独决定,大陆的民意难道就不是民意吗?恰恰相反,大陆的民意已经在影响台湾的民意”。

(二)岛内对维持和平稳定现状的民意更加迫切。和平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真正被需求重视。过去8年,两岸关系迈上和平发展道路,两岸民众真切享受到和平发展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让一些民众产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理所当然的感受,逐渐麻木了这一成果取得的艰辛。随着今年台海局势的快速变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遭遇到了阻滞,过去唾手可得的和平红利开始变得越来越难,而岛内“台独”势力极其分裂活动日趋活跃,两岸关系反而面临更大的风险。这让习惯于和平稳定现状的岛内民众出现了危机意识。可以预见,如果两岸关系难以在未来有所扭转,甚至更趋恶化,追求和平稳定的民意力量势必增强。目前岛内出现的“不要歧视陆客”声音,隐然反应出民众对台海局势的担忧和重新思考。

(三)希望加深对大陆关系和敌视抵制大陆的两极民意对冲。在台海局势趋向不稳定的状态下,岛内民意出现分化应对的不同方向。一种认为避免台海局势重现紧张对峙状况,加强两岸交流互动,加深双方认知理解是必由之路,而且过去8年两岸关系的成功经历证明只有和谈和解才是保持台海局势稳定的唯一路径。另一种认为,两岸实力对比悬殊,台湾过分靠近大陆反而对自身不利,只有更加激烈的抗争才可能维持“台湾的尊严”,这造成岛内少数民意在政治光谱上进一步朝向“极右化”的趋势,“仇中反中”的意识形态更加极端。当前的台海形势使得岛内目前两种民意状态的对冲和撕裂加大。

(四)岛内民众对坚持南海、钓鱼岛主权认识升高。马英九时期在南海和钓鱼岛固有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意志坚决。民进党上台后,基于其“台独”主张,对维护南海U型线内的主权方面态度暧昧。再加上美日不断对其引诱施压,促其弱化主权之争,导致民进党当局在面对对台湾极为不利的“南海仲裁案”时回避退缩。这引起了岛内民众很大不满。而在岛内各界试图赴太平岛伸张主权时,民进党当局以各种理由和借口阻挠,加剧了民众的不满。南海问题的升温,牵动台海关系,使得岛内民众接受了一场中华民族固有领土和主权的历史教育,岛内民众也逐步意识到仅靠台湾自身之力在南海问题上基本没有发言权,可能随便遭到南海周边国家的利益侵袭。不少学者、舆论都呼吁应与大陆共同捍卫南海主权,共同研究南海问题,以更好维护自身权益。

(五)反体制、反强权的民意力量加强。受整个国际思潮影响,岛内反体制、反强权的民意一直在发展。国民党在台上时,岛内民众将社会问题统统归咎于执政党。当民众票投民进党,将蔡英文推上前台后,未料蔡的执政蜜月期仅仅百日就戛然而止。蔡英文的不满意度从“520”上台不足20%,到执政百日迅速上升至45%左右。民进党全面执政使其获得了良好的执政环境,更好的推动各项施政措施,但反过来,民众又担忧执政者重权在我、大权独揽,容易走上错误道路,害怕执政党一党独大,希望在野党增强牵制能力的诉求加大。岛内舆论指出,“太弱的在野党会让民众担忧,太强的执政党更会让民众害怕”。因此,当前执政党面临的执政压力和施政难度将加大,延续全面执政的挑战更多。

白城汽车新闻网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